跳到主要內容區

113學年度第2學期校際選課Q&A-外校生

1.作業期限

Q1-1:何時要完成選課?

A1-12月10日(一)上午9時開放申辦系統後,最遲應該於2月21日(五)下午5時前要選課並送出簽核。

Q1-2:何時要完成繳費?

A1-2:最遲2月27日(四)中午12時要完成繳費。

2.校際選課同意書

Q2-1:首次登入校際選課系統,申請帳號時尚未取得所屬學校同意書怎麼辦?

A2-1:仍然可以完成帳號申請並可先行選課,但至遲於線上選課截止時間2月21日(五)下午5時前完成,未上傳或上傳資料不完整者,不受理選課。

Q2-2:何謂校際選課同意書?

A2-2:原所屬學校同意您至成大辦理跨校選課相關文件。

Q2-3:原所屬學校的校際選課同意文件上,有需要成大核章,要親跑成大核完章才能上傳嗎?

A2-3:不用,不用、不用(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3次);只要完成貴校教務處核章即可上傳;且當您完成本校(成大)校際選課所有程序後,即可於校際選課申辦系統列印【校際選課明細及繳費證明單】送回所屬學校,該證明單即視同本校相關單位核章完成。

Q2-4:校際選課同意書已上傳了,但因為加選要上傳第2張同意書該怎麼辦?

A2-4:同意書可允許多次上傳修改,但審核時以最後上傳文件為主,故2張以上同意書,請合併為同一檔案後再上傳。

Q2-5:校際選課同意書上之選修科目有更動,該如何處理?

A2-5:同意書擅自塗改視同無效證件請回所屬學校重新辦理。

Q2-6:已完成貴校(成大)的校際選課程序了,但所屬學校同意書上需要成大核章,該如何處理?

A2-6:請至校際選課申辦系統列印【校際選課明細及繳費證明單】送回所屬學校即可;此證明單足以證明您已完成本校校際選課程序,故本校不再核章。

3.繳費

Q3-1:有那些管道可以繳費?

A3-1:ATM轉帳(含網路銀行轉帳)及臺灣銀行各分行臨櫃繳款

Q3-2:要等所有申請課程都核准了才能繳費嗎?

A3-2:不用,已核准課程也可以分批繳費,系統會依您所勾選的課程產生繳款單,您再依繳款單內容進行繳費。

Q3-4:校際選課學分費如何計算?

A3-4:依開課系所、學制及班別之不同而有差異,詳見校際選課網頁【學分費】欄位說明。

Q3-3:分批產生繳款單時,發現重覆勾選到同一課程了,怎麼辦?

A3-3:同一課程勿重覆繳費,請重新勾選正確課程,產生新的繳款單後再繳費。

4.其他

Q4-1:我前學期已申請過成大的校際選課,是否要再重新申請帳號呢?

A4-1:是的需重新申請帳號,系統僅保留當學期的基本資料,完成選課後會依照報名學年期另給1組學號。

Q4-2:登入密碼忘記了。

A4-2:於帳號登入處點選忘記密碼,依系統指示輸入身分證字號後,重設密碼函將發送至當初註冊的信箱內,再依信件內容操作重設密碼。

Q4-3:如何更改連絡電話或e-mail?

A4-3:請至校際選課申辦系統修改後確認送出。

Q4-4:課程查詢系統的課程都可以選課嗎?

A4-4:當課程標示建議勿選課,但仍能與其他課程提出申請,再由授課教師及開課單位審核是否同意加選。

Q4-5:已送出修課申請要如何取消?

A4-5:依據選課身分及時間而有不同處理方式:1、南藝大及台綜大(中興、中山及中正)符合互惠免繳學分費學生:僅能於課程審核完成前校際選課網頁取消送審;2、非前述互惠學生:於課程審核中校際選課網頁自行取消送審,課程審核後選擇不繳交該門課之學分費。

Q4-6:成大各節次對應之上課時間為何?

A4-6:請至校際選課網頁【相關資訊】欄位點選連結。

Q4-7:選課完成,要如何進入課程的Moodle數位學習平台?

A4-7:詳見校際選課網頁【Moodle帳號申請方式】欄位說明。

Q4-8:選課完成,要如何辦理退選(停修)流程?

A4-8:詳見校際選課網頁【退費及退選(停修)規定】欄位說明;退選(停修)紀錄會於學期末由本校註冊組函送回就讀學校,故選課時請慎重考量。

Q4-9:選課成績要如何申請?

A4-9:無需申請,期末時選課成績會由本校註冊組(分機:50132)函送至貴校教務處

Q4-10:校際選課是否有紙本加簽的流程?

A4-10:無,外校生與本校生選課流程不同,無紙本加簽,外校生皆於本系統完成選課流程

Q4-11:非在校生可以校際選課嗎?

A4-11:不行,他校學生申請選讀本校開設之課程,必須經原就讀學校同意,已畢業學生因無法取得所屬學校同意書,故無法選課

Q4-12:校園無線網路使用方式?

A4-12:若貴校為提供eduroam國際漫遊之教育機構,可選取無線網路訊號名稱eduroam,並以貴校提供之帳號登入使用。eduroam國際漫遊名單,請點此參閱

Q4-13:如何辦理上課請假手續?

A4-13:請至生活輔網頁→表單下載處列印國立成功大學學生請假單,經授課教師簽名後,繳交至生活輔導組備查

瀏覽數: